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金欢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于2009至2011年访问加拿大女王大学,在访问学习期间,金欢同学在女王大学医学统计学涂冬生教授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赵耐青教授的联合指导下,于2011年10月31日首先以电子版,2012年3月1日纸质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发表了“Longer-Term Outcomes of Letrozole Versus Placebo After 5 Years of Tamoxifen in the NCIC MA. 17 Trial: Analyses Adjusting for Treatment Crossover”
该论文旨在解决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试验组的MA.17研究中,对于激素受体阳性并接受他莫昔芬治疗5年的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受试者,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评价来曲唑的强化治疗的长期预后。由于在临床试验MA.17的中期分析中发现,来曲唑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显著大于安慰剂治疗,基于医学伦理方面考虑,对研究进行揭盲,并允许病人自由选择是否从接受安慰剂治疗转入接受来曲唑治疗。为了研究来曲唑治疗的长期效果,在中期分析之后对病人继续随访,但是由于超过60%的病人选择从安慰剂治疗转入接受来曲唑治疗,继续FDA规定的意向性(intent-to-treat)分析,即按照研究初始时随机分入的组别纳入分析,则会导致两种治疗的长期效果差异比实际的小;而将这些病人简单地剔出分析集,不但会使得样本量减小,而且很可能破坏研究的随机性。该研究采用逆概率删失加权(inverse probability censoring weighted, IPCW)方法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校正了治疗转换所产生的偏倚,并且采用IPCW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临床试验MA.17中来曲唑对乳腺癌患者强化治疗的长期预后。研究结果显示,根据长期随访的结果,在校正了治疗转换所产生的偏倚后,对于激素受体阳性并接受了5年他莫昔芬乳腺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接受来曲唑强化治疗在无病生存时间、无转移疾病生存率(distance-disease-free survival)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上都是受益且显著有效的。
该杂志是临床肿瘤界的顶尖杂志,其影响因子为18.97。由于该研究很好地评价了早期肿瘤患者干预的长期预后效果,得到了肿瘤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JCO 同时发表了其他专家对此研究的评论。以此为契机,两校导师将继续就联合培养博士生及协作科研开展进一步合作。